白俄罗斯

成熟的民族,需要什么样的心态

发布时间:2021/5/28 17:11:19   点击数:
大医院治疗白癜风 http://m.39.net/pf/a_5291113.html

文章属于红颜秀影原创,禁止抄袭

年,绝对是个奥斯卡小年,

各类冲奥作品,基本都是延续了上一届的套路剧本,且质量上也没有上一届的精彩。

比如《女人的碎片》,一股私人化、诗歌式《婚姻故事》的味道;

《米纳里》是韩国移民在美国的奋斗迷茫史,

既延续了《寄生虫》去年的辉煌,又很契合美国主流市场感兴趣的亚裔题材。

又或是《前程似锦的女孩》,依旧是这些年很火的女性题材;

《芝加哥七君子审判》群星荟萃、节奏和故事性都很强,依然是近年来奥斯卡流行的政治正确题材。

倒是今年奥斯卡的外语片中,有好几部相当优质的作品,

德国的《元首偷走了粉兔子》同样以儿童视角回首了二战时期,

充满了一种童真、诗意,甚至“天选之人”般的天才艺术性。

或是俄罗斯+白俄罗斯的《波斯语课》,

用一个绝妙的“波斯语课”展现了德国和犹太人之间的人性与情感碰撞,

本以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友谊或者更深的感情,

可影片中唯一的人性光辉还要来自利用,因为有了些许慈悲,才凸显了真实的残忍。

近年来,俄罗斯电影也有点“异军突起”之势,

年的《高个儿》,用一种华丽诗意的手法,展现了非常残酷的战后PTSD:

前线慰妇、战后伤害,女性所受的伤痛又由女性的美丽与坚强所治愈。

年底,俄罗斯又有了一部黑白史诗作品:

《亲爱的同志》~

《亲爱的同志》属于年相当少见的高分电影,目前豆瓣获得了8.4分,

该片也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特别奖,也是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大热门。

《亲爱的同志》既有黑白历史纪录片式的厚重尘埃感,

又有一个女人从偏执到疑惑再到醒悟,短短的女性史诗,

故事聚焦曾被苏联政府隐瞒的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,

工人罢工,子弹,血肉,背后事件、一个官员兼母亲的探寻和质疑。

Lyuda是一位不再年轻,但是仍然风姿绰约的中年单身母亲,

大概是因为工作性质和性格原因,她有一种战斗民族女性特有的冷和硬,

她总是下命令式的让青春期的女儿穿好内衣再出门、补好破洞的袜子,

甚至当革命热情高涨的青春期女儿开始说一两句叛逆话语时,她会暴躁的给女儿两巴掌。

作为政府官员、有点特权的普通人,

她所习惯的特权给了她人情的通行证,

也让她“两耳不闻窗外事”,一点都不能体会平民的愤怒和行为,

虽然是简洁但沉重的黑白史诗作品,但是细节里对这个冷硬的政府官员兼单身母亲的刻画倒是很生动。

当平民们因为物价上涨跑去杂货铺里抢购盐、牛奶、面包、烤肠时,

她可以冷面从容的从后门进入,拿到上好的专门分配给她的匈牙利烤肠、法国红酒,甚至还有留给她紧俏的的香烟,

她显得刻板又专制,没有半点浪漫情绪,

去理发店做头发时她不耐烦地说:“给我弄的花里胡哨的干嘛?我还要上班呢。”

胖乎乎的理发师则多了生活情趣和浪漫的人性味道:“你为什么不能漂漂亮亮的去上班呢?”

面对工人和学生的愤怒情绪时,

她第一反应不是去体会去共鸣,反而是因为混乱开始侵扰了她的特权生活,开始烦躁抓狂,甚至在大会上出言:

“要狠狠的惩罚他们。”

这里的Lyuda颇有点美国白人中产家庭的味道,

作为有点特权的普通人,表面上喊着保卫人民的利益、种族平等,人人自由,

却如同《格陵兰岛》里有点特权的白人家庭遭遇世界末日时,还不是一狠心就推开了苦苦哀求的邻居家小孩,

一路丢掉了所有假装的理智、礼貌、优雅、高级感,和人在卡车上打架、要求医生率先照顾自己家孩子,

甚至最后开了轿车拦截飞机要求去庇护地。

《无丁之地》里的巴黎文化人家庭也是如此,

一边在文艺活动作品里呼吁“种族平等,不该歧视”,结果自己女儿要和异教徒结婚时,就开始伸手百般阻扰了。

就如同那句话:

“那些有点地位的人、中产阶级,表面上是理智又冷静,对所有人一视同仁,有着自由平等思想的,那是因为普通人触及不到他们的利益。”

等到普通人开始抗争、世界末日资源紧缺的时候,人性的丑陋和自私彰显,讽刺的很。

然而信仰的崩塌,则来自于砸向自己的铁拳,

所谓的特权阶级一旦失去了庇护,不也和他们假惺惺要“保护”要“平等”的普通人一样,开始抓狂开始迷茫,

丢失了女儿,冥冥中已经认定女儿死去的Lyuda才是清醒的开始,

她所习惯的特权不再为她开门,她所笃定的信仰坠落后,则是新世界的开启。

大约是俄式文学的苦难与深刻,深深印象了俄罗斯的文艺文化,

电影里Lyuda寻女那一段拍得颇有《寻母三千里》的意味,

只不过母亲与孩子的身份对调后,在一滩浑水里摸索,不是信仰的建立,而是信仰的一次次的崩塌。

从拥有特权和人情通行证到和平民一样在血与泥土里打滚,

当亮出自己的工作牌却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出城、甚至还要被关起来审讯一番时;

Lyuda才开始体会到一个普通人的苦楚与艰辛,一个普通母亲对女儿的依恋和母性本能的保护力量。

结局给了Lyuda一个神迹,

在她经历了信仰的崩塌、在鲜血与泥土里经历了真相;

感受到了自己所代表的的特权或者上层的冷酷,以及普通人的无能为力后,在确信了女儿的死亡后,绝望地回到家时,

却神迹般的发现女儿正紧张兮兮、大祸临头般的躲在家里的天台屋顶上。

《亲爱的同志》中的Lyuda,在外苦苦漂泊寻找,却发现女儿躲在家里,

这种神迹式的结尾反而更有高级感的味道,

先前煞费苦心的铺垫、情绪与信仰的改变在结尾处崩塌,让原本悲剧性的寻找收尾,戴上了喜剧的面具。

本以为是历史的尘埃,在事件与记忆里从拥有特权,到满身泥泞的受害者,

幸存者究竟是脱胎换骨,还是忘却了痛苦的经历,

而因为“神迹”的成功寻找到女儿的结局,又回到初始:自私麻木的只看到自己的、眼前的利益,

改变不会只是来自单纯的一次经历,而信仰的崩塌却也是新希望的逐渐构建,

自己迷失于眼前的美梦,因为特权拥有的糖果、香烟和红肠;却在大梦初醒时的一刻发现自己连女儿也守护不住。

最后的神迹,倒不是来自所有的信仰,而是平民的善良,

慌乱中依然保护了自己女儿的邻居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自己出城的士兵、还有人性苏醒后一直陪伴自己寻女的KGB。

女主角从一个机械性的、冷硬的对特权习以为常的麻木者,

从麻木、到幻灭、再到激动、绝望、再到黎明破晓时分看到了希望,

当目光从自己所熟悉、习以为常、傲慢的世界里转向另一个平凡的、挣扎的世界时,

那是新的希望诞生的地方,

梦中惊醒,从麻木、疑惑、幻灭再到愤怒、绝望,最后看到了自己不敢奢求的希望,那也是梦开始的地方,

来自人的善良、诚实与宽容,

正如结尾里经历了一切抛却了麻木和机械的Lyuda,抱着女儿用一种母性的温柔与巨大力量所说的:

“我们一定会更好的。”

END-

往期文章回顾

《山河令》:贪他的颜,腐我的心!

历经32年,台北的“市井记忆”,很魔幻!

汉尼拔的游戏人生,究竟害了谁?

传染病+软科幻,灾难下的深情陪伴!

杨幂的剧,有了“国土安全”的味道

红颜秀小编鄢嫣

赏个早餐钱吧~~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jiaoqiche.com/ddqh/20470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热点文章
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推荐文章
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